微化工技术——微反应器中研究伯醇氯脱羟基生成烷基氯化物案例
伯醇氯脱羟基生成烷基氯化物
分类关键词:基础研究、微反应、取代反应、伯醇、烷基氯化物
背景介绍
伯醇转化为相应的氯化物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重要且广泛使用的反应,烷基氯化物是各种合成转化非常有用的构件,故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。
图1.伯醇直接氯脱羟基成n-烷基氯化物
传统工艺分析
反应特性 |
传统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|
u 放热反应; u 液-液两相反应。 |
l 使用氯化剂既不经济又不安全,也不环保,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制备。 |
微反应技术
所有连续的高温/高压流动实验都是在图2的微反应器系统中进行的,该系统包括加压溶剂/试剂输入存储,耐腐蚀双对注射泵(一对由50 μL和100 μL注射器组成)、加热器模块、1 mL硼硅酸盐微反应器、5 mL聚四氟乙烯环路试剂注射器和耐腐蚀背压调节器。流动实验采用双进料概念(水进料甲和有机进料乙)。注射泵A将水泵入聚四氟乙烯回路系统中,将30%的盐酸驱动到1毫升芯片中,用注射泵B将相应的正丁醇直接泵入芯片中。反应混合物离开微反应器后,通过背压调节器,随后被收集用于分析。
图2.微反应器系统。1:加压溶剂/试剂输入库;2:耐腐蚀双对注射泵;3:芯片加热器;4:1毫升内部容积硼硅酸盐微反应器;5:试剂注射器;6:背压调节器。微反应器芯片(插图,4)安装在芯片加热器(3)内。
技术优势
物质 |
反应温度(℃) |
停留时间(min) |
产率(%) |
正丁醇 |
150 |
15 |
96 |
正丁醇 |
160 |
15 |
99 |
正己醇 |
160 |
15 |
84 |
正己醇 |
170 |
15 |
93 |
正己醇 |
180 |
15 |
95 |
正癸醇 |
170 |
15 |
61 |
正癸醇 |
180 |
15 |
64 |
正癸醇 |
190 |
15 |
57 |
本实验证明了伯醇(正丁醇、正己醇)采用微反应器可以在高温/高压工艺下用30% HCl水溶液进行氯脱羟基反应,以高产率和选择性提供相应的正烷基氯化物。由于微反应器有更高的界面面积和扩散速率,在温度为170和180℃时,连续流动实验得到的转化率比间歇实验高3 - 5%。制备正丁基氯和正己基氯的最佳条件是使用微反应器,反应温度为160 ~ 180°C(背压20 bar),停留时间为15 min。
参考文献: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& Development. 2012. 17(1), 152–157.
-
桦智工程公司年度盛会圆满举行,共谱发展新篇
넶1 2025-02-14 -
桦智装备丨硝化反应装置
넶1 2025-02-14 -
科研前沿 | AI助力香精香料开发
长期以来,像药物分子一样,新的香料分子的诞生往往需要科学家们付出巨大的努力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“AI+”香料或许也将为香料行业带来变革。
넶2 2025-02-14 -